杨春光教授:春天刚刚到来—局限性前列腺癌研究进展
- 编辑:5moban.com - 18只有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上,我们才能创造人类的未来。
充分发挥行业协会、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,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。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,完善现代物流体系,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。
承接、改造和发展纺织、服装、玩具、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,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,突破发展瓶颈,优化发展环境,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。四、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保障,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打破地区封锁,消除地方保护,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。推动相关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,做好转移企业工商登记协调衔接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,以市场为导向,以自愿合作为前提,以结构调整为主线,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,着力改善投资环境,促进产业集中布局,提升配套服务水平。
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,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,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,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。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,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,形成布局优化、产业集聚、用地集约、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。近几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加高达28%,远远高于GDP增速,也高于整个制造业的增速,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越来越突出。
近年来,能源装备行业成套能力得到提升,一批核心设备的研发成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。几年前,风电设备开始起动,东方电器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抓住机会,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,如今已经成为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业的龙头,在国际上也进入了前十名,实现了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。达到20167亿美元,这个产值已经进一步超过了美国,成为世界第一装备制造大国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。
2001年中国发电设备产量为1300万千瓦,2008年已经超过了一亿三千万千瓦,七年增长了10倍。在全球12家著名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当中,中国三大电气集团的综合指标排名已由过去的下游变到中上游。
五是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,一批技术水平较高、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的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突出。据统计,装备制造业对全国工业总产值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了25%,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50%,发电设备等电生产能力已位于世界第一位。与此同时,一批重大装备开始走出国门,进入国际市场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继欧洲、日本之外的为数不多的能够成套提供百万千瓦核电设备的国家。
像一重、东方电器、大连重工等集团不断适应市场需求,加强自主创新,大力开发新产品,加快调整产品结构,核电、风电等产品成为新的增长引擎。世界单体容量最大70万千瓦水容机组,世界生产一千千伏交流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经投入运行,成功建造了40.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,摘取了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。装备制造业实现了由逆差到顺差的历史性转折,可以说我们多数的年份都是处于逆差的状态,但是这几年中国已经转为了顺差。一是规模快速增长,成为全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大国
四是产品结构得到改善,高技术产品、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。世界单体容量最大70万千瓦水容机组,世界生产一千千伏交流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经投入运行,成功建造了40.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,摘取了世界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。
据统计,装备制造业对全国工业总产值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了25%,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50%,发电设备等电生产能力已位于世界第一位。几年前,风电设备开始起动,东方电器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抓住机会,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,如今已经成为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业的龙头,在国际上也进入了前十名,实现了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。
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继欧洲、日本之外的为数不多的能够成套提供百万千瓦核电设备的国家。与此同时,一批重大装备开始走出国门,进入国际市场。近年来,能源装备行业成套能力得到提升,一批核心设备的研发成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。一是规模快速增长,成为全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大国。近年来,企业重组步伐加快,特变电工通过重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从1998年开始,在全国范围内先后与十多家企业进行了重组,形成了输变电、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产业,通过重组特变电工沈阳电压器公司六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产能从不足两千万千伏安到去年超过了8500万千伏安,成为世界单产生产能力最大的工厂,产品结构有效优化,500千伏产品成为主导产品,并批量出口到美国等国家。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,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增长。
装备制造业实现了由逆差到顺差的历史性转折,可以说我们多数的年份都是处于逆差的状态,但是这几年中国已经转为了顺差。近几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加高达28%,远远高于GDP增速,也高于整个制造业的增速,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越来越突出。
国家发改委副主任、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1日在沈阳召开的2010中国(国际)能源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作了《能源要发展,装备须先行》主旨演讲,他说,近年来,中国装备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,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,行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自主产业地位基本奠定。在全球12家著名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当中,中国三大电气集团的综合指标排名已由过去的下游变到中上游。
五是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,一批技术水平较高、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的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突出。达到20167亿美元,这个产值已经进一步超过了美国,成为世界第一装备制造大国。
他说,近年来,中国装备行业迅速发展,以电力为例,2005年装机容量5.17亿千瓦,今年7月已经突破了1亿千瓦,年均增长1亿多千瓦,同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,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在市场机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,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,行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,行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自主产业地位基本奠定。2001年中国发电设备产量为1300万千瓦,2008年已经超过了一亿三千万千瓦,七年增长了10倍。像一重、东方电器、大连重工等集团不断适应市场需求,加强自主创新,大力开发新产品,加快调整产品结构,核电、风电等产品成为新的增长引擎。二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,一些重大基础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三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,一批重大装备进入国际市场,初步实现了中国装备、装备中国的目标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。
目前在建的百万千瓦核电基础的国产化率可以达到80%以上,千瓦吨级大型炼油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0%胡锦涛指出,实现包容性增长,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、惠及所有人群。
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,形成有利于劳动者学习成才的引导机制、培训机制、评价机制、激励机制。通过缓缴社会保险费,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以及提供社会保险补贴、岗位补贴和培训补贴等措施,2009年,为160多万户困难企业稳定了6000万个岗位。
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,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。我国及时出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,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。胡锦涛就本次会议主题提出4点建议。4万亿投资创造2200万岗位据新华社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16日召开的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透露,我国两年新增4万亿元投资,创造2200万个就业岗位。
坚持以人为本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二是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,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,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,促进体面劳动。
胡锦涛强调,应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机制,促进体面劳动。据新华社电 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昨日在北京开幕。
尹蔚民说,在过去的两年里,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。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。